現在在健身房看到胖子的機率,比在馬路上還要高,這沒道理啊,運動不是可以減肥嗎?為什麼效果總是不如預期?一般人常有錯誤的觀念,以為只要動就會瘦,其實不然,運動要達到一定的強度才有用。換句話說,那些在跑步機上蓮步輕移、專注看電視勝過運動的先生小姐們,會瘦下來才有鬼吧。
目前分類:健康資訊 (488)
- Apr 20 Tue 2010 23:02
為何你的運動健身是「零效果」?
- Apr 20 Tue 2010 22:54
科學家對比實驗顯示:結伴運動減肥效果更佳
運動是健康減肥的有效手段之一。不過掌握正確運動方法也很重要,想要減肥效果更好,專家建議「找個夥伴一起努力」。
- Apr 13 Tue 2010 14:01
3年瘦43公斤!一天吃5餐林旺變辣妺
- Apr 13 Tue 2010 13:17
運動後1小時勿進食?醫師:觀念錯誤
- Apr 13 Tue 2010 13:15
半夜開燈上廁所? 小心罹患癌症
- Apr 06 Tue 2010 12:50
一人動兩人瘦 孕婦運動好處多
大部分台灣的孕婦都不運動,其實孕婦一定要保持運動,才能讓自己和寶寶更健康!!
醫師經常建議孕婦注意飲食,保持運動習慣,以免妊娠肥胖。
- Apr 04 Sun 2010 13:18
午餐後咖啡 糖尿病減34%
- Apr 02 Fri 2010 19:01
吃食物挑時間 胖瘦差很大
- Mar 30 Tue 2010 14:57
吃甜食甩30公斤肉! 胖妹變辣妹
- Mar 30 Tue 2010 14:49
天天做瘦腰運動可避免代謝症候群
〔記者林相美/台北報導〕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去年社區篩檢結果,4617人確診為高血壓,515人糖尿病,2061人高血脂。衛生局提醒,三高加上腹部肥胖即為代謝症候群,12年來,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明顯增加,男性由13%升到25%,女性從26%增至31%,瘦腰是當務之急。
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指出,去年血壓篩檢11萬 430人,血糖篩檢11萬125人,血中膽固醇篩檢10萬9832人。她解釋,代謝症候群不是疾病,而是病前的症候群,危險因子包括腹部肥胖、血壓上升、 空腹血糖值上升、三酸甘油脂上升、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過低,有3項或以上即為代謝症候群,應及早介入,預防疾病。
游麗惠提醒,國健局追蹤三 高患者發現,20歲以上有代謝症候群者罹患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症、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,分別為一般人的6倍、4倍、3倍、2倍。
- Mar 26 Fri 2010 12:52
韓國美腿女王的瘦腿秘訣
韓國《instyle》雜誌評選出八位韓國美腿明星,還獨家專訪了八位美腿明星,揭秘她們的美腿秘訣。
趕快來參考一下明星的美腿必殺技吧!
- Mar 26 Fri 2010 12:27
1/3的乳癌是可以預防的,少吃多動是關鍵。
每三個乳癌案例中,可能有一個是可以避免的,要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,少吃多動是關鍵。(夏明珠報導)
醫療科技日新月異,早期發現,更好的治療,大幅提升了乳癌患者的存活機會,但是在疾病防治上,預防勝於治療,是永遠不變的最高指導原則,專家主張,在乳癌防治宣導上,也應該把重點放在提倡改變生活習慣上。
- Mar 26 Fri 2010 12:05
MLB大聯盟研究:笑得開活得久,笑出魚尾紋活最久。
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,但是要變得開心其實不容易。
在Curves培養運動習慣,廣交好友,是個不錯的辦法喔~
- Mar 24 Wed 2010 10:28
研究發現:海帶纖維可抗肥胖
海帶真好。營養又可以抗肥胖!!
- Mar 24 Wed 2010 10:19
飲食控制+運動,半年甩肉 60公斤
只要「飲食控制+運 動」,減肥一定夠成功!!
Curves就是用這個最健康、有效的方式,加上同伴一起鼓勵,成功機會變得很大!!
- Mar 22 Mon 2010 17:05
潛伏的無聲殺手-高血壓、糖尿病...
無聲的殺手,其實就是慢性病,包含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肥胖等。
今天看到一個介紹高血壓預防的網站:
- Mar 22 Mon 2010 16:46
英夫婦瘦身雪恥,撿回二條命。
- Mar 19 Fri 2010 14:17
「尊重」來自心深處。
一家生意很好的點心店門口來了一個乞丐。他衣衫襤褸,渾身散發著一種怪味,當他畏縮著走到蒸點心的大爐子前時,周圍的客人都皺眉掩鼻,露出嫌惡的神色來。
伙計急忙呵斥乞丐要他滾開。乞丐卻拿出幾張髒乎乎的小面額鈔票,說:"今天我不是來乞討的,我聽說這裡的點心好吃,我也想嘗嘗。我已經想了好久了,好不容易才湊到這些錢。"
- Mar 18 Thu 2010 13:07
9個月減掉61公斤的祕訣。
飲食+運動減去自己體重的一半
- Mar 17 Wed 2010 15:10
沒有人看好,我才有今天。
不久前,有一位曾贏得世界冠軍的大陸羽球選手熊國寶來台訪問。
記者照慣例問他:「你能贏得世界冠軍,最感謝哪個教練的栽培?」